近日,广州南沙迎来全国首例港籍律师担任首席仲裁员的突破——港籍律师赵志鹏首次以该身份成功审结一起涉多人劳动争议案件。这一成果配资免费体验,是南沙在聘任港澳人士担任仲裁员试点工作五年探索后的一大进展。
图片来源:南沙区人社局
赵志鹏在庭后分享首次担任主审的感受,直言责任重大:“既要严格把控审理程序,精准适用法律条文,又要兼顾双方诉求,生怕哪里考虑不周。所幸有南沙同事支持,最终顺利结案。”
作为合议庭成员的谢嘉乐律师,也感慨在南沙工作让他深切体会到粤港两地劳动法律实务的差异,收获颇丰。
港澳人士参与内地劳动争议仲裁意义深远。一方面,能促进三地法律实务交流,缩小认知差距;另一方面,可将内地劳动争议化解经验带回香港,助力港商了解南沙法治环境优势,增强投资信心。
图片来源:南沙区人社局
2019年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》出台,众多港澳人士“北上”南沙。鉴于粤港澳三地在法律法规和争议处理机制上的差异,南沙率先“破冰”,成为全国首个聘任港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的试点地区。2022年《南沙方案》发布后,南沙区人社局创新建立“大湾区调解员+港澳仲裁员”全流程参调参审模式,让港澳同胞深度参与国家法律工作,推动南沙法治建设加速前行。
近年来,南沙不断扩大多元解纷“朋友圈”。目前,已联合多地搭建开放共享的劳动争议仲裁区域合作平台,有效提升跨区域劳动争议化解质效。
如今,南沙共有10名港澳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,年均参审劳动争议100余件。这一举措稳定了港澳人士在内地投资创业就业的信心,有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劳动争议治理的一体化、规范化、法治化进程。
港资企业镇泰(中国)工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:“这一制度创新让港人在湾区法治建设中发挥专业价值,处理劳动争议时能兼顾香港商业习惯与内地法规,使争议解决更高效、公正,增强了港澳同胞的归属感,也让港商对南沙投资环境更加信任。”
南沙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规则衔接,为港澳同胞融入大湾区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。下一步,南沙将持续贯彻落实《南沙方案》,完善相关工作举措,助力港澳同胞更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局,为构建国际化、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发力,书写湾区法治建设的新篇章。
《南方》杂志全媒体记者、南方+记者丨许俊仟
【通讯员】彭婷
【本文责编】蒋玉
【频道编辑】周丽娜 莫群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刘龙飞 蒋玉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配资免费体验